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从标准液晶显示器中挤出三倍分辨率的技术。根据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论文显示,该技术改变了通过显示器发送电压的方式。目前,LCD屏幕上的每个像素都是根据三个子像素点亮而着色。每个子像素是红色,绿色或蓝色。研究人员已经表明,他们可以改变这些子像素,使得每个子像素可以显示全范围的颜色。这个技巧有效地将屏幕上的像素数量增加了三倍。
发布日期:2017-06-01 来源:中华液晶网英国剑桥,2017年5月23日-作为柔性显示器与传感器用有机电子产品开发与工业化的领导者,FlexEnable与液晶混合物的全球市场与技术领导者Merck合作,凭借FlexEnable最近在整体式、大尺寸、全彩色、视频码率级OLCD方面的突破,实现了新颖的显示器形状。 有机LCD弯曲半径可低于30毫米,足以满足新使用案例的市场需要,例如在汽车应用中需要明亮、可靠、整
发布日期:2017-05-23 来源:财经新闻网交互式3D全息图是科幻电影的重要元素,从星球大战到阿凡达,我们见过很多类似场景。而这一想象变成现实所面临的挑战是,全息图必须纤薄到足以使用现代电子设备来操作。最近RMIT华人团队研制出超纤薄全息图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这一可能。 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和中国的科研团队共同打造了全球最薄的全息投影设备,这种小型设备将有可能完全颠覆我们对技术的认知
发布日期:2017-05-22 来源:36氪在过去的一年中,苹果已经有很多关于AppleWatch的专利申请了,这些专利包括自拍技术、副显示屏等。看上去很高大上,不过苹果的另外一个竞争对手三星也不甘示弱,根据PatentlyMobile近日消息,三星的两项关于智能穿戴设备的专利浮出水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带有电子显示屏的腕带 智能穿戴设备的相机模块
发布日期:2017-05-19 来源:搜狐据雷锋网了解,OculusResearch的VR和AR研发中心近日发布了一项名为“焦点平面显示”的新技术,该技术试图改善现今VR头戴设备的视觉辐辏调节冲突问题(VAC现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调焦冲突,雷锋网的详细解释请阅读文后背景介绍),公司将这项技术称为一次“突破性”进展。 图为OculusResearch焦点平面展示器原型机,图片来源:co
发布日期:2017-05-16 来源:雷锋网韩国机械研究院(KoreaInstituteofMachinery&Materials;KIMM)与韩国中小企业GJM共同开发出300mm等级的R2R(Roll-to-Roll)技术,可制造犹如纸张般柔软的可挠式OLED面板。 据韩媒ETNews报导,由韩国KIMM印刷电子研究室资深研究员权信(音译)带领的研发团队与中小企业合作,开发出300mm等级的R2ROLED加工技
发布日期:2017-04-17 来源:DIGITIMES中文网韩国科学家最近领先业界,率先开发出一款采用石墨烯透明电极的OLED面板,不但没有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镀膜容易碎裂的缺点,还耐用可挠,未来连衣服也有机会缝上OLED。 ZDNet、韩国先驱报(KoreaHerald)11日报导,韩国电子通讯研究院(ElectronicsandTelecommunicationsResearchInstitute,ETRI)跟Ha
发布日期:2017-04-17 来源: MoneyDJ新闻对有强迫症的人们来说,如果手机屏幕上出现刮痕或裂痕,这时要嘛换屏幕,要嘛换支手机,反正两者都得要花一笔钱。 如果手机屏幕刮痕能自我修复呢?有研究人员将这曾停留于美好幻想的技术落地实践。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化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材料,其最大亮点在于可自愈,如果你试着刮花它,甚至切割它,室温下约24小时后,它们能完全重新对接在一起。 实验证明该材料
发布日期:2017-04-10 来源:36Kr被视为次世代显示科技的OLED显示技术,目前在生产成本与分辨率方面,仍无法与液晶显示技术抗衡,原因之一在生产过程的金属屏蔽,很难兼顾大面积、低重量、低热膨胀需求,因此现在日厂除继续精进蚀刻屏蔽技术外,同时发展电铸与多材料屏蔽技术,期待有所突破。 日本电子零组件产业新闻报导,目前OLED面板的生产技术,几乎都是蒸着式,将OLED材料加温蒸发后,沉积于基板上,在材料沉积前先在基板上放
发布日期:2017-04-10 来源:DIGITIMES中文网近期,固体所微纳技术与器件研究室叶长辉研究员团队在高品质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相关结果分别发表在ACSAppl.Mater.Interfaces2016,8,9865-9871;J.Mater.Chem.C2017,5,2240-2246(该文章被选为J.Mater.Chem.C杂志的封面论文和2017热点论文);CrystEngComm.2017,19,148-153;
发布日期:2017-03-27 来源:中国科学院固体研究所如纸张般可薄薄贴附的OLED、可挠式OLED可望成为电视用OLED主力产品。可降低大尺寸OLED面板生产成本的喷墨印刷制程用可溶解材料技术已接近商用化阶段。 乐金显示器(LGDisplay)研究所长尹洙荣认为,未来大尺寸OLED电视可进化成贴附在墙上的超薄壁纸型和可挠式形态。OLED面板较LCD薄,具有可呈现弯曲或卷绕等自由形态的优势。乐金显示器2017年开始生产如壁纸般超薄的面
发布日期:2017-03-27 来源:DIGITIMES中文网硅纳米片是一种具有非凡光电特性的二维(2D)薄层,非常类似于石墨烯。然而,它们的本质并不稳定... 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TechnischeUniversitatMunchen;TUM)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复合材料,由硅纳米片和能够抗紫外光且易于加工处理的聚合物组成。这项新发现使硅纳米片更接近于工业化,可用于软性显示器面板或光传感器等应用。 硅的本质类似于碳,它能形成
发布日期:2017-03-20 来源:eettaiwan3月10日,BOE(京东方)研制出5英寸主动式电致量子点发光显示产品(AMQLED),这是BOE(京东方)主持承担的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量子点发光显示关键材料与器件研究”项目的成果。有别于LCD背光利用量子点材料来拓展色域的方式,该产品直接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制备电致量子点发光器件(QLED)实现全彩显示,色域超过100%。 量子点是仅有少数原子构成的极小半导体晶体,吸收能量后的
发布日期:2017-03-20 来源:BOE(京东方)OLED发展来势汹汹,目前已有多项电子产品导入OLED面板,但据日本经济新闻(Nikkei)报导,Panasonic仍不放弃LCD研发,日前发表对比达100万:1的新型LCD,加上尺寸多样化,希望藉此力抗OLED技术,巩固市占。 LCD的色彩呈现是透过Cell阻断光源来呈现黑色,但现行的LCD因尚未完全克服漏光问题,导致画面在呈现时,会出现四角漏光,或黑色不够黑的情况。相较之下,
发布日期:2017-03-20 来源:DIGITIMES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