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31 来源:AING硬迹
近日,AI录音硬件品牌Plaud正式推出升级版硬件——卡片式 AI 录音笔Plaud Note Pro,在外观上延续了一代产品Plaud Note的设计风格,保持了小巧便携的特点,方便用户携带与使用。
2023年全球首款搭载ChatGPT的AI录音笔Plaud Note上线KS,用户画像主要为高端的商务人群,贴在手机背部,它支持环境/电话双模式录音,并实现自动转写、会议纪要生成等功能,2023年发布后曾创下亚马逊电商类目第一、TikTok单品销售纪录。
2024年8月发布的二代AI录音设备Plaud NotePin,外观上做了更新将应用场景拓展到穿戴式上,整合GPT-4.1、Claude 3.7等多模态大模型,拿下了CES创新奖。
目前Plaud系列产品累计出货量已超100w,其中Plaud Note单品的出货量有80w,而最近发布的Note Pro主要在功能上做了升级,聚焦在用户体验上做了更细腻的优化。
在外观上,Note Pro磁吸背夹设计,依旧主打“无感携带”。不同的是,Note Pro配备了一块1英寸的小型显示屏,可显示录音指示、录制模式和电池电量等信息。并且它增加了两个额外的MEMS麦克风,可以在约5米范围内录制音频,在降噪和扬声器检测上也做了进一步的优化,足以覆盖中小型会议场景。这些改进直指传统录音笔的痛点——操作反馈不直观、收音距离不足。
Note Pro还配备了一个按钮,按下后将对这部分的录音内容进行高亮突出显示,标记正在听到的重要片段,通过AI生成结构化摘要(如会议纪要、关键提取),将原始音频转化为可直接使用的业务信息。这一功能显然瞄准了媒体、律师、金融等从业者高频次交流群体。
另外,Note Pro拓展了场景化智能的功能,设备可自动识别通话录音与面对面会议模式,并智能切换音频处理方案,无需像Plaud Note那样使用实体按键去切换。新增的“续航模式”将连续录音时长从30小时提升至50小时,大幅强化了其在长途差旅、跨时区会议等场景下的实用性。
Plaud使用的大型语言模型,包括OpenAI的GPT、Anthropic的Claude和Google的Gemini,可以为录音信息生成更详细的总结。官方表示,将于今年10月更新应用程序,用户能够在手机上编辑文字和添加图片,新增“Ask Plaud”功能,用户可针对已记录或上传的信息进行检索,也会提供不同的总结模板,比如数据型的或者项目型的等。
Plaud Note Pro售价179美元,现已开放预订,今年10月开始发货,其中订阅阶梯分为:它默认每月提供最多300分钟的转录时间;升级到每年99,99美元套餐,获得每月600分钟以及优先使用区别讲话人和模板库等功能;购买每年239,99美元套餐,可以不限时转录和新功能。
Note Pro依然定位在中高端市场,这套“剃须刀-刀片”模型在硅谷SaaS市场得到了验证,但在国内,愿意订阅付费的用户仍属少数。Plaud一直聚焦于用户在音频信息记录与处理方面的痛点,海外像跨境销售、咨询公司、留学教培等这些天然“双语付费”场景已经具有一定的覆盖,回到国内它也会锚定高频次交互的场景与用户群,以B2B的模式打通核心市场。
传统录音笔功能多以单一录音为主,在实时转写、多场景适配、智能降噪等AI相关技术应用上还未进行升级,目前AI录音硬件的玩家也越来越多,整个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国内消费端依然有比较大的潜力,另外虽然市场上有不少类似功能的产品今年也陆续登台,但在国内消费级市场还未形成品牌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