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25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你以为屏幕只是显示?那就低估了它的感知角色。
如果汽车座舱的大部分信息都放在视觉通道里面,无疑会增加驾驶员的认知负荷。综合运用语音交互、机器视觉、触觉监控等其他传感器智能技术的多模态人机交互功能,正在让汽车座舱从“功能容器”蜕变为“感知空间”。
在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成熟的交互技术之下,车载显示屏正在承担起姿态识别、眼球追踪、骨关节感知等更多的多模态感知功能,为用户提供更自然、更主动的交互体验。
生物识别灵活精准
生物识别感应技术正逐渐成为高端车载显示技术方案的“新宠”。
大陆集团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展示了全球首个隐藏式生物识别感应显示屏,在OLED屏下集成了生物特征识别成像、安全身份验证、安全和健康监测功能,能够对心率进行非接触式监测,检查检测安全带是否正确系紧,可优化安全气囊和其他安全装置的部署。
京东方“柔性超声波指纹识别传感器”
京东方“柔性超声波指纹识别传感器”无缝集成到车载弧形中控屏,通过高频声波穿透屏幕等介质捕捉三维指纹,复杂环境下也能稳定可靠地工作,让驾驶员轻触屏幕即可完成身份识别,并一键进入专属模式,实现座椅、方向盘及后视镜等的记忆调节,让车内交互变得更加便捷、舒适。
智能方向盘也可以通过屏下摄像头感知用户。京东方基于屏下大面积超声指纹识别技术的智能方向盘,可以与用户身份绑定,一键完成座椅、方向盘、后视镜的调节,停车场等场景的加密支付,还能便捷进行心电图监测、实时离手监测,融合触觉反馈功能,为驾驶安全、个性化驾驶增添助力。
维信诺智能旋钮触控柔性AMOLED解决方案
维信诺推出的智能旋钮触控柔性AMOLED解决方案,使屏下触控不仅精准还可以感知——中控屏上的旋钮具有机械触感,32级刻度带来精准的操作反馈,让驾驶员专注驾驶,且旋钮的位置可以随着车型和车规场景灵活适配。
屏下摄像技术也正在与红外线技术相结合。维信诺全球首款车载UDIR(屏下红外线)柔性AMOLED解决方案搭载屏下摄像技术,红外光检测时零闪烁,人脸识别、解锁等操作一气呵成。此外,IR透过率提升使摄像头捕捉红外光线更灵敏,暗光环境下也可精准识别,可适配不同车型。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显示应用场景也由提供更多信息显示、安全、以及娱乐相关功能为主,向未来提供更多安全功能、个性设计、绿色健康、便捷好用、有趣新场景等方向转换,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智能、更具情感化的驾乘新体验。
大陆集团用户体验事业群中国区负责人从怡娜表示,将开创性技术无缝集成到车载显示屏解决方案中,为汽车内饰解锁了全新的创意可能性,并提高了用户的接受度。
感知功能“花样”出新
智能唤醒、温度调节、姿态感知……如今,车载屏幕的感知功能正在不断推陈出新。
智能隐藏显示技术通过感知系统实现显示内容的智能唤醒与隐藏,无缝融入内饰,减少视觉干扰,提升内饰整体感。维信诺的柔性AMOLED智能表皮解决方案,整体模组为柔性,分辨率达4K,并带有精准触控,可用于需要曲面贴附的车内场景。
天马CMS电子后视镜屏幕
天马打造的CMS电子后视镜屏幕采用8.1英寸异形显示屏,搭载Local dimming技术、SLT盒内加热技术,内置亮度温度控制算法,具备高亮高对比度、环境光自适应调节、低温快速响应等特性,为全天候安全驾驶保驾护航。
京东方柔性调光天幕基于染料液晶调光技术,可据外界光线调节透光率,一键调节车内明暗,15ms即可实现暗到亮的切换,兼具保护隐私、防紫外线、隔热等效果。
丰田纺织与联想车计算实验室联合开发的姿态联动显示屏,通过传感器智能感知乘客坐姿,自动调节显示屏至最佳观看位置。极氪007和商汤绝影通过眼球追踪,实现更自然的舱内交互。
业内人士指出,汽车“新四化”背景下,“强体验”和“高交互”已然成为智能座舱的核心增长点,具备感知功能车载显示的无疑将迎来市场空间的黄金增长期, “全场景的拟人化交互”将成为车载显示的重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