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7 来源:Pjtime
“到 2027 年左右,全球可能会有上千块银幕具备高动态 HDR 性能!” 数字电影放映行业正经历以超高清、高动态、宽色域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显示性能革命。其中,相较于 4K 和三色激光宽色域技术的成熟度,HDR 这一高动态要求正成为新一代放映设备竞争的 “最关键” 技术门槛!
LED 电影屏 “优势” 显著
近年来崭露头角的 LED 电影屏,作为放映新技术产品,天然更适配下一代高品质内容的放映需求。因其采用自发光点像素技术,彻底突破了投影放映系统 “光源 + 光阀” 的结构性瓶颈,在下一代内容格式支持上占据明显优势。
首先,LED 电影屏不畏惧高分辨率。目前 P1.0 以下间距的 LED 显示屏已大规模量产,可为最小 5 米的放映系统提供 4K 分辨率。实际上,多数 LED 电影屏采用 P2.0 以上规格;巨幕 LED 电影屏的 4K 系统甚至只需 P4.0-P5.0 的像素间距。因此,在高分辨率上,LED 电影屏具备天然优势与充足技术储备,未来面向 8K 升级及开发被动式 3D 技术时,均无分辨率瓶颈。
第二,LED 显示技术是典型的原生宽色域技术。例如,洲明 UC-A41 LED 影院屏作为国内首个通过好莱坞 DCI 认证的电影屏,在 48 尼特亮度下实现了 DCI-P3 级色域覆盖,技术参数完全符合 DCI 标准,且拥有 40000:1 的超高对比度。实际上,LED 电影屏采用 LED 半导体原生三原色技术,在色域、色准上优势显著,同时全屏亮度均匀性和色彩亮度一致性极高。依托每一个像素可大幅调节的亮度范围,LED 电影屏被称为宽动态范围显示技术,能为巨幕电影呈现优秀的全屏色彩高水准、更一致的效果。
第三,LED 电影屏是真正的逐点独立驱动显示技术。HDR 效果不仅需要极高的峰值亮度(如 1000 尼特以上),还需要对暗场亮度实现近乎纯黑的控制,而 LED 电影屏的动态对比度轻松超过百万:1,甚至更高。在 HDR 支持上,LED 电影屏的极限黑、极限亮、等同于像素数量的极限分区控制,以及极限性能下色彩基本不偏移、HDR 亮度提升不牺牲整体画面亮度等优势,使其 HDR 效果堪称完美。
“每一款 LED 电影屏都支持 HDR 效果,” 业内人士指出,这与投影放映系统仅高端产品支持原生 HDR 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了 LED 电影屏在面对次世代内容标准时的优势。
投影 HDR 放映系统方兴未艾
与 LED 电影屏的优势性能不同,投影放映系统作为已有百年历史的 “主导技术”,仍具备成本优势,且与影院既有设施完美兼容,是目前许多影院扩充高品质放映厅的首选方案。
据全球领先的投影放映机供应商巴可(2024 年数据显示,其拥有全球激光影院 55% 的装机份额)介绍,仅在欧洲市场,巴可通过与知名院线 Vue 合作,2025 年将在英国、意大利和荷兰至少开设 11 个支持 HDR 的 EPIC 影厅,到 2027 年底前在欧洲开设至少 50 个支持 HDR 的 EPIC 影厅。巴可进一步透露,2025 年上半年已有 17 部支持 HDR 格式的影片通过其系统放映,下半年还将有更多影片陆续上映。
据悉,巴可投影放映系统采用专利的 Lightsteering 光转向技术,通过精确控制光线拓宽画面动态范围,使画面高光部分亮度达到传统 SDR(50 尼特)的六倍(300 尼特),暗场亮度低至 SDR 标准的五分之一(0.005 尼特),可满足 HDR 放映系统的搭建需求,并提供周全服务与低门槛商业方案。
Lightsteering 光转向技术不同于传统 “动态光圈 HDR 投影” 技术,不会牺牲整体屏幕亮度—— 因为动态光圈本质是低亮度场景遮挡部分光线,并通过延长高亮 HDR 区域的 “光阀打开” 时间实现效果,这会造成显著的能量浪费。而 Lightsteering 光转向技术根据画面场景 “对光能量进行智能分配”:将黑暗区域不需要的光线重新分配到亮部,减少暗部光线能量占比,同时向明亮区域导入更多光线,让明亮画面更真实自然,提升动态对比度效果。
Lightsteering 光转向技术的本质是利用自由曲面透镜对光束的偏折和聚散,实现基于相位调制的光转向,原理上不额外消耗亮度。巴可还开发了将 SDR 电影母版转换为 HDR 版的技术流程,借助 AI 等技术为影院提供更高品质的 HDR 内容,这一技术未来甚至能确保传统 SDR 内容在 HDR 银幕上呈现更出色的效果。
投影放映行业另一领先企业科视 Christie®,于 3 月 31 日至 4 月 3 日在拉斯维加斯凯撒宫举办的 CinemaCon 展会上,展示了其可变动态范围(VDR)技术。VDR 并非放映机,而是为科视 Christie CineLife + 系列 Real Laser 放映机赋能的技术方案,可满足 DCI HDR 要求,并在不牺牲低黑位水平的情况下支持高达 300 尼特的 HDR DCP 播放。
整体而言,投影放映系统通过动态光圈、双机系统、动态光源功率和光转向等不同技术,也实现了对 HDR 的支持。尽管在峰值亮度、分区控制精度等方面可能略逊于 LED 电影屏,但投影放映系统与既有院线设施高度兼容,甚至部分既有设备通过软件升级即可支持一定 HDR 效果,在可普及性和成本上暂时具备显著优势。
HDR 内容加速落地,决定未来放映系统竞争格局
HDR 技术的发展是多维度、全向性的,这决定了电影行业必然要拥抱 HDR 技术,而高质量的 HDR 效果也将成为下一代放映系统的核心焦点。
例如,据媒体报道,继 iPad 之后,iPhone 18 或将搭载双层串联 OLED,其优势在于 “更高的亮度”,目标之一正是支持 HDR 内容显示。从今年起,三星所有新的车载 OLED 项目都将采用双串联方式开发,目的是支持更高亮度(理论可达 1000 尼特以上),提升 HDR 效果和对比度,尤其改善光照下的画质清晰度。
再如,7 月 12 日,追光动画奇幻巨制《聊斋:兰若寺》成为首部登陆大银幕的菁彩 Vivid(HDR)LED 版本电影。HDR Vivid(中文名称 “菁彩影像”)是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发布的高动态范围视频技术标准品牌,能实现更高的亮度范围和对比度,最高亮度可达 10000 尼特。目前,华策影视、亭东影业、万达影视等多家内容出品方,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头部平台,以及卡塔尔世界杯、冬奥会等重大体育赛事和央视春晚等重大节目直播中,都已大规模采用 HDR Vivid 技术。此次 Vivid(HDR)LED 版本的推出,代表菁彩影像对 LED 放映新技术的支持。
甚至,支持 HDR 已成为直播带货或手机拍照的高配。如豪威集团于 2025 年初推出的全新 5000 万像素 CMOS 图像传感器 OV50X,采用 1 英寸光学格式,像素尺寸 1.6 微米,专为旗舰智能手机设计,具备单次曝光下拍摄 HDR 视频、弱光性能优异、自动对焦快速及帧率高等特点。—— 对比之下,传统手机的多帧 HDR 方案依赖逐帧曝光合成(通过快速拍摄多张不同曝光的照片,再用算法拼接成高动态范围 HDR 图像),存在运动物体边缘重影、色彩断层等运动伪影问题,且多帧处理对算力要求高,导致 4K 60fps 视频拍摄时发热严重、实时预览卡顿频发等问题。
由上可见,HDR 效果需求和内容制作正快速普及,并不断提升迭代。电影银幕作为日常生活中的 “最” 大屏,代表着真正的高端视听享受,自然需要持续拥抱 HDR 技术。
据业内人士预测,包括动态光圈投影、动态光源功率投影、光转向技术投影、LED 电影屏等技术支撑的 HDR 电影银幕数量,将在 2027 年之前突破千块,行业市场正从 “种子时代向爆发时代” 跃迁,相应产业将迎来重大变革机遇。HDR 电影技术已形成 “拍摄设备→后期工具→内容标准→放映终端” 的全链路升级大势,针对HDR内容的效果表现优劣,也将是 LED 和投影两大放映技术竞争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