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5 来源:旭日大科技
近些年来,钛合金在消费类电子的应用越发广泛,主要源于苹果在背后推动,如苹果从2023年的iPhone 15 Pro就开始采用了钛合金作为外观材料,国内如华为、荣耀和小米也有跟进,荣耀的折叠屏手机就曾采用钛合金作为转轴。
而在苹果的推动下,其供应商江苏康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瑞新材”)启动了IPO拟深交所主板上市。纵观其业绩,过去几年中,在苹果的带动下其营收增长了近3倍,而净利润更是爆发式增长近10倍,且比亚迪也是其股东。
然而,近期却有消息表示,钛合金这一在过去两代Pro机型中被引以为傲的材质,将被全面“清退”,只在iPhone 17 Air这一新型号上得以保留钛合金。这对于苹果贡献了其 88%营收的康瑞新材而言,其未来业绩能否得到持续?
01
净利暴增近10倍:苹果贡献88%营收,比亚迪是赢家!
资料显示,康瑞新材耕精密金属材料领域二十余年,专注于高精度、高性能及特定结构精密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形成了以钛合金熔炼、精密轧制、轧制复合、拉拔以及热处理为核心的精密金属材料全流程技术体系,并布局金属制粉、粉末冶金、金属3D打印等金属精密制造技术。
康瑞新材精密金属材料产品包括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精密金属异型材、精密金属光棒、精细金属丝、精密金属管等多种产品形态,覆盖钛-铝复合、钛合金、不锈钢、铝合金等多种金属材质,产品矩阵丰富。
简单说来,康瑞新材产品是生产精密金属结构件的原材料,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装备、汽车零部件以及日用消费品等领域,目前以消费电子领域为主。在消费电子领域,依托突出的同步开发能力,公司与X公司、Y公司等全球消费电子龙头品牌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
公司产品已全面覆盖智能手机边框、按键、SIM卡卡托、摄像头圆环等智能手机金属材质外观结构件材料,以及智能手表壳体连接件、按键、表带等消费电子产品金属结构件材料。
以消费电子为例,手机边框等精密金属结构件是消费电子产品重要的基础构架,对产品内部电子元器件起到固定、支撑、保护和装饰作用,直接影响到消费电子产品的结构强度、尺寸规格、重量、外观和质感。
而瑞新材的产品已全面覆盖智能手机边框、按键、SIM卡卡托、摄像头圆环、摄像头模组边框等智能手机金属材质外观结构件材料,以及智能手表壳体、连接件、按键、表带等金属结构件材料。
业绩方面,其营收从2022年的10.5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近30亿元,增长了近3倍,而净利润更是从2022年的0.47亿元增长到了2024年的超4亿元,增长了近10倍!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金属层状复合材料产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15.9亿元、19.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12.46%提升至65.23%,显而易见,其业绩的爆发主要是从2023年开始,到了2024年依然维持增长。
对于营收的增长,据其表示,公司依托在金属塑性成型领域的深厚技术沉淀以及对消费电子行业金属结构件材料性能需求的深刻理解,重点研发异种金属轧制复合、钛合金精密轧制等金属塑性成型技术,先后量产钛-铝复合材料、钛合金精密异型材等钛合金结构件材料,带动主营业务收入金额稳步增长。
但据旭日大数据从行业得知,尽管康瑞新材并未在招股书中透露X公司和Y公司分别是哪两家公司,但是其第一大客户X其实就是苹果,而苹果在2023年的iPhone 15Pro和2024年的iPhone 16 Pro、Max中采用了钛合金外壳材料,这也是促使康瑞新材业绩暴增的主要原因所在。康瑞新材在招股书中表示,2022年—2024年,公司X公司产业链收入分别为7.5亿元、21.7亿元、21.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4.39%、88.41%、71.62%。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X公司是全球消费电子领域龙头企业,预计在未来一定时期公司仍存在公司产业链收入占比高的情形。
其还强调由于消费电子产品升级换代节奏较快,公司作为上游金属结构件材料供应商,需要持续同步开发匹配终端客户需求的新产品。因需求变化,发行人预计2025年来自X公司产业链收入存在下降风险。
此外,2022年—2024年,康瑞新材来自消费电子领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7.5亿元、22亿元和26.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4.52%、89.72%和90.61%。显而易见,其业绩主要来源于消费类电子,且主要还是X公司苹果。
康瑞新材还指出,公司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的产品以钛-铝复合材料、钛合金精密异型材以及精密金属磨光棒为主,主要采用轧制复合、精密轧制等金属塑性成型技术。公司目前业务属于“金属塑性成型+减材制造”相结合技术路线中的金属塑性成型环节,产品后续通过CNC等减材制造工艺进一步加工成精密金属结构件。
毛利率方面,随着康瑞新材2023年开始大规模量产金属层状复合材料,其毛利率也快速提升,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16.68%一路增长到2024年的28.59%。尤其是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毛利率,更是达到了34.62%。
客户方面,在消费电子领域,康瑞新材终端客户以X公司、Y公司为主,与富士康集团比亚迪、长盈精密、领益智造、蓝思科技、联丰集团等大型消费电子产品制造服务商形成了稳定合作关系。
2024年度,比亚迪、Y公司、长盈精密新增成为康瑞新材前五大客户。其中比亚迪因2023年底完成对捷普集团消费电子产品零部件的移动电子制造业务的收购,延续捷普集团与公司的业务合作,成为公司前五大客户,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还是康瑞新材股东。
需要注意的是,比亚迪是2023年12月对捷普集团旗下消费类电子产品零部件部门的收购,而比亚迪入股是在此之前的2023年9月份,这也就是说,在比亚迪收购捷普集团相关部门前三个月,突击入股康瑞新材。
2023年下半年公司进入Y公司产业链,向其销售钛合金精密异型材产品,并于2024年实现大规模交付。公司已与长盈精密合作多年,2024年度双方合作范围扩大,长盈精密成为公司前五大客户。
康瑞新材还在招股书中表示,2019年、2021年,公司与X公司签署《主开发和供应协议》及附属协议对公司开发和供应X公司产品的商业行为进行了约定,并就部分产品的限制性事项进行了补充说明。公司已就签署协议的约定内容和实际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与X公司进行充分沟通,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双方签署协议均在正常执行中。
从国内其他智能手机厂商来看,华为是2024年开始大规模在Mate70 Pro上采用钛合金,而荣耀是2023年开始在Magic V2中采用,小米在小米14Pro上和小米14Ultra钛金属特别版上大规模采用钛合金。
02
成也苹果败也苹果?传苹果放弃钛合金转用铝合金
通过上述可见,康瑞新材近些年来业绩的暴增,主要是源于苹果2023年和2024年的iPhone15、iPhone16相关机型采用了钛合金材料,而康瑞新材作为供应商,其业绩也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
然而,近期却有消息表示,苹果将在下个月发布的iPhone17系列中弃用钛合金材料。据媒体爆料称,苹果公司即将推出的iPhone 17系列将在中框材质上呈现差异化配置,其中iPhone 17 Air机型将成为该系列唯一采用钛合金中框的产品,而iPhone 17、iPhone 17 Pro及iPhone 17 Pro Max三款机型则会采用铝合金中框。
报道还指出,iPhone 17 Air选择钛合金中框,主要得益于钛金属在性能上的显著优势。相比铝合金,钛的强度、硬度、韧性、弹性、抗拉强度、抗伸长率、抗冲击强度、蠕变强度等多项指标均高出数倍,能为其超薄设计提供更可靠的结构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iPhone X问世以来,苹果旗下高端的iPhone Pro系列机型始终采用不锈钢或钛合金边框。此次iPhone 17 Pro系列回归铝合金中框,被业内视为一次较为显著的产品配置调整。
对于Pro系列机型来说,苹果使用铝制边框是一项重要变化,因为iPhone 15 Pro系列、16 Pro系列都是钛合金边框,其重量要比不锈钢边框的14 Pro系列更轻。
此外,iPhone 17 Air主打极致轻薄,据称机身厚度控制在6毫米以内,可能成为苹果史上最薄的iPhone。在这种物理极限下,使用钛合金可以有效增加强度、抗扭曲性能和整体结构稳定性。相比之下,铝合金虽轻便,但在极薄机身中更容易产生形变,而钛则能提供更坚固的支撑。不过,iPhone 17 Air也将是iPhone 17系列中最弱的一款机型。
苹果在17 Pro系列上使用铝制边框,主要是出于环保考量,与钛金属相比,铝的碳足迹更低,苹果的目标是到2030年整个价值链都将实现碳中和,包括供应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公司还希望最终只使用回收和可再生材料,结束对采矿业的依赖。
据了解,碳足迹是指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它包括产品的原材料采集、生产、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理等环节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通常以二氧化碳当量来表示。
实际上,全球降碳趋势下,苹果公司除了要求自身实现运营碳中和,还要求上下游供应链也达到碳中和目标。作为苹果等国际品牌的供应商,康瑞新材及其子公司康钛科技受到来自链主企业的严格降碳要求。
同时,苹果呼吁所有供应商在2030年前实现与苹果产品相关的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完全脱碳,并且苹果公司的《供应商行为准则》要求供应商定期确定排放源并提供详细的碳相关信息。
而对于苹果将弃用钛合金材料,只在iPhone 17 Air这一新型号上得以保留的说法,据业界人士旭日大数据表示:“今年只保留一款高配的机型还采用了钛合金。”
从材料特性来看,铝的重量更轻,成本也更为低廉。为了优化重量和手感,边框设计将更加纤薄,配合传闻中的超窄边屏幕,这可能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整机的重量和握持手感。
03
募资11超亿元:继续加码钛合金/金属层状复合材料项目
从募资角度来看,此次康瑞新材拟募资高达1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主要用于投资于年产5000吨钛合金材料项目、年产4000吨金属层状复合材料零部件及复合材料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分别投入募资约5.98亿元、2.16亿元、9044.89万元和2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募集资金中有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而此前,公司2022年、2024年分别现金分红4000万元、5000万元,合计分红9000万元。
对于钛合金材料项目,康瑞新材表示,该项目投产后,公司将具备钛合金材料环节全流程生产制造能力,完成钛合金材料体化布局。公司向上游钛合金材料领域进行延伸,有助于提升对钛合金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力,保障原材料供应稳定性,同时降低钛合金材料采购成本,提升钛合金精密异型材、钛-铝复合材料等钛合金深加工产品的盈利能力。
对于金属层状复合材料零部件及复合材料项目,康瑞新材表示,通过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生产建设项目,公司将具备铜-铝/铝-铝/镁-铝等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生产制造能力,助力公司建设高性能金属材料精密制造技术平台。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铜-铝/铝-铝/镁-铝等金属层状复合材料新产品,进步丰富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下游应用领域,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谈及未来,康瑞新材指出,公司在深耕金属塑性成型领域基础上,纵向强化上游钛合金材料业务以及拓展下游金属结构件业务,充分发挥钛合金材料环节全流程制造优势,积极拓展钛合金结构件业务。公司将横向拓展金属制粉、粉末冶金、金属3D打印等金属精密制造技术,进一步丰富公司金属精密制造技术体系,打造高性能金属精密制造技术平台及产业化基地,提升一站式金属材料解决方案服务能力。
其还强调,公司在纵向强化上游钛合金材料业务以及拓展下游金属结构件业务的基础上,建成“钛合金熔炼一钛合金线/棒/板/带材轧制一钛合金精密异型材/钛-铝复合材料精密成型一钛合金结构件制造”钛合金产品全流程制造能力,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公司钛合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写在最后:
显而易见,即便苹果开始弃用钛合金,而康瑞新材的重心依然在钛合金领域。整体看来,对于康瑞新材而言,其近两年业绩的爆发,无疑在于苹果采用了钛合金,在苹果的助力下其业绩得到了快速提升,但是苹果在主流机型上用了两年的钛合金以后,今年的iPhone17系列主流机型却转向铝合金,在这种情况下,康瑞新材的业绩能否得到持续增长则尚未可知,如果苹果采用钛合金的订单大幅度下降,那么,康瑞新材的业绩势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正所谓成也苹果败也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