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18日,CIOE中国光博会在深圳成功举行。群智咨询(Sigmaintell)副总经理兼首席分析师陈军受邀出席,发表了题为《2021-2022全球智能手机及车载领域图像传感器(CIS)市场总结及趋势展望》的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在车载的图像传感器领域,8M的渗透率仍然非常低,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调研测算,预计2021年其渗透率不足1%,预计2022年有望增长到4%左右,8M及16M等高像素的产品增长速度会进一步加快,中短期内仍然以安森美、豪威科技等厂商为主,高像素产品将成为中高端车型的标配。
2021年上半年,随着全球疫情的进一步控制,汽车行业总体呈现复苏态势,全球汽车行业对车载显示屏需求也表现强劲增长。同时供应端受限于IC等关键原材料供应的持续吃紧,使得面板模组价格也呈现上涨态势,行业景气持续向上。进入2021年下半年后,受到马来西亚疫情等因素影响,汽车半导体供应情况持续恶化,芯片短缺影响整车生产的减产和延迟,使得整车厂对于车载显示屏的需求也呈现出偏弱趋势。
2021年可谓是Mini LED商业化元年,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初步测算, 2021年全球Mini LED背光的智能终端产品出货规模约为392万左右,预计到2025年该数据有望达到1600万水平,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2.1%。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的统计数据显示,国际前9大品牌面板备货需求随着出货节奏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整体来看,从2020年三季度开始头部品牌的面板采购数量进入了同比明显增长的区间,特别是进入2021年,在面板价格加速上涨以及供应持续恶化的催化下,头部品牌的面板备货数量同比达8%~11%的高速增长。而随着下半年需求的逐步回落以及出货节奏的转变,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调研数据显示,全球Top9品牌2021年三季度面板的采购需求经过多轮调整之后,需求数量约为4260万台,同比明显下降8%。
目前中国电视市场整体需求低迷,尤其是高端产品表现不尽如人意,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OLED市场规模不足20万台,渗透率为0.4%,预计2021年增长至30万台,渗透率提升到0.8%,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共计9.7亿片(玻璃小片口径),同比增长18.8%,创近年来同期出货量新高,涨幅最大,主要原因得益于各终端品牌积极的采购策略,使得一季度面板出货“淡季不淡”,同比大幅增长。二季度各终端品牌开始调整面板库存,需求逐步回归理性,2021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共计4.7亿片(玻璃小片口径),同比仍维持增长约9.8%。
在商用市场上,随着欧美国家的解封,低端市场需求开始降温。在消费市场,游戏和高端产品仍然短缺。群智咨询(Sigmaintell)预测,笔记本电脑面板的需求也将呈明显分化趋势,在当前面板价格涨幅整体收窄的大势下,HD&TN产品率先持平,高端及主流IPS产品涨幅则逐步收窄。
群智咨询(Sigmaintell)预测,7月~8月Notebook面板价格呈现分化的上涨态势。
低端TN产品价格预计7月上涨0.5美金,8月预计价格持平。
智能手机容量持续上升,大容量uMCP需求平稳,群智咨询(Sigmaintell)预计,三季度涨幅约8~10%。
高像素产品产能逐步提升,成本摊薄以及渠道库存挤压等因素,影响产品价格进一步下探。群智咨询(Sigmaintell)预测,高像素产品价格在三季度将有6-8%降幅空间。
进入二季度末,需求侧,中国市场持续疲软,”6.18“促销季销售规模同比大幅下降20%以上;海外市场则整体需求呈现逐步降温的态势,但北美"黑五"等促销季的到来,将有望拉动面板需求迎来季节性的环比增长。供应侧,随着次新线产能的持续爬坡以及上游原材料供应能状况改善,全球LCD TV面板有效供应产能持续增长,但面板厂商积极调整供应策略,扩大IT产能供应,减少TV产能分配。
晶圆持续涨价和终端恐慌性备货等因素影响,2021年一季度手机摄像头传感器出货达到14.3亿颗,同比增长11%
SK Hynix 8英寸搬厂,LSI减产8英寸图像传感器产能及奥斯汀暴风雪影响,今年一季度图像传感器产能供应减少。与此同时,自2020年四季度开始,各终端厂商为了争夺华为丢失的市场份额,加大备货计划。综合因素影响下,今年一季度手机图像传感器市场出现了部分低阶像素涨价且缺货,高阶像素短期内供应失衡。但是,中国大陆芯片商提前扩充产能,抓住时机,及时补充这部分的需求缺口。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调查数据,2021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出货量约为14.3亿颗(不含3D sensor),同比增长约11%.预测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出货量约为58.2亿颗(不含3D sensor),同比增长约3%。
全球LCD TV面板市场正经历着时间最长,涨幅最大的上涨周期,给面板厂带来丰厚收益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终端需求,LCD TV面板价格拐点何时到来?
此外,技术迭代正加速电视产业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电视品牌加速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产品结构方面,全球50"+产品份额将首次超50%,带动2021年全球电视市场平均尺寸增长1.7",而平均尺寸增长依然是有效去化高世代面板产能的途径。技术方面,OLED、8K、高刷新率及Mini LED B/L等显示技术推动着全球电视技术不断创新。OLED 赛道将迎加速增长,群智咨询(Sigmaintell)预计,2021年全球OLED电视出货规模达634万台,同比大增77%,预计2022年规模接近1000万台。Mini LED技术迎来发展元年,在三星电子的积极策略带动下,品牌参与积极度高,预计2021年全球Mini LED背光电视出货量有望超200万台。
自疫情发生以来,全球PC市场先后经历了两轮供需波动期,第一次发生在去年上半年,第二次处于当下,第三轮供需波动期何时来临?届时PC市场的供应形势、价格走势、市场格局将发生哪些新的变化?
除此之外,围绕着技术革新,PC市场也开启了结构升级的新通道,氧化物、LTPS、OLED、MiniLED等新技术角逐中高端市场,市场份额将纷纷攀升。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显示,2021年OLED在全球笔电面板市场的出货量将突破400万片,市场渗透率将提升至1.6%。而氧化物和LTPS的市场份额也将明显提升。MiniLED技术在Apple的引领下也将真正入局笔电市场。对此,PC市场供应链该如何布局,选择何种赛道,各种赛道的优劣势是什么,市场前景如何?本次研讨会群智咨询(Sigmaintell)PC研究团队将围绕这些议题为您分析。
5月份开始,各终端的备货计划进一步下调,备货节奏也随之放缓。此时,芯片供应端产能无大幅增长且上游晶圆厂有意再次涨价的背景下,将可能会出现不同客户价格变化差异大。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最新调查数据显示:
2M:多摄的发展进度减缓,直接影响2M需求下滑。上游供应端调控产能分配,平衡渠道库存,群智咨询(Sigmaintell)预测,2M产品整体价格将会持平。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最新发布的5月上旬TV面板价格数据,全球LCD TV面板市场价格依然上涨态势。
对于2021年,根据我们的预判,我们认为显示和半导体产业链都需要警惕低端市场的强劲需求对自身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未来低端市场消退后带来的需求变化、产品结构和经营层面的变化。
进入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风云涌动,伴随着上游核心原材料短缺,终端品牌补货的恐慌心态延续,市场出现“前端供应决定后端市场”的竞争策略。因此,一季度智能手机面板端呈现“淡季不淡”的现象,面板厂订单需求旺盛,一季度整体稼动均处于高水位状态,面板价格也呈现一路上涨趋势。
规模篇:单季度出货达到4.98亿片,近三年单季同期出货创新高,警惕需求提前透支
2021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4.98亿片,同比增长28%
面板出货方面,一季度海外需求维持强劲,品牌及渠道库存偏低,备货需求维持高位。供应端,面板上游材料严重短缺,对面板的实际出货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上游材料包括IC、玻璃、偏光片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应短缺,特别是IC的短缺已经成为影响面板厂有效供应的核心因素。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显示,一季度出货6520万台,同比增长3.6%;出货面积41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3%。
发布日期:2021-05-11 来源:群智咨询(Sigmaintell)2M: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二季度需求无明显增加且供应充足,价格预期基本持平。三季度预计需求可能会逐步走弱,价格预期持平或走低。
5/8/13M: 受制于供需影响,预计二季度价格环比持续呈现上涨10-15%趋势,同时预计三季度价格基本持平态势。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全球显示器面板共出货3899万片,同比增加24%,环比下滑10.7%,为近12个月以来单季环比降幅最大的时期。面板出货量的环比下降,并非需求变化之故,而主要受DDIC供应影响。经群智咨询(Sigmaintell)“供需模型”测算,一季度显示器面板的供需比仅为2.4%,呈现明显的“供不应求”局面。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3.28亿部,同比大幅增长约24.4%。究其原因主要为以下两方面:首先,受去年同期基数偏低影响,进入2021年后,得益于疫苗在全球逐步普及,智能手机市场也处于逐步恢复状态。其次,受到芯片缺货及元器件涨价等多因素影响,整机厂商纷纷加大了采购生产力度。再次,友商纷纷抢食华为出让市场,加大新品发布密度,同时在渠道发力,增加渠道铺货能力,也推高了智能手机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