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9 来源:MicroDisplay
11 月 6 日,智动力在机构调研中披露,公司通过投资参股 AR 眼镜方案提供商蒙通智能、与杭州灵犀微光达成战略合作,公司已成功研发双幕 AR 眼镜,品牌定名 “天鹰”。
智动力透露,该产品搭载灵犀微光的二维正列全彩光波导技术,同时公司力还在推进全彩衍射光波导方案研发。
蒙通智能
据查阅资料显示,2023年,蒙通智能发布了全球首款最大视场角(FOV)第三代AR眼镜,这是第一款可量产0.71英寸 Micro-OLED的全能轻薄型AR智能眼镜,通过创新的光学架构,将高性能显示系统集成至日常眼镜形态中,可以解决AR眼镜在显示效果与佩戴舒适性之间的传统矛盾。这款眼镜也拿到了传音、软银两大头部企业订单,并通过严格测试已实现量产交付。
此外,基于在性能、重量等多维度研发突破,蒙通智能还发布其新款AI+AR消漏光光波导“AIR 眼镜”,采用抗杂散光技术,可有效减少漏光率,解决过去AR眼镜在强光环境下可视性差的核心痛点,以拓宽在日常通勤、室内办公、户外活动等场景的适用范围。
杭州灵犀微光
作为 AR 光学领域的核心玩家,杭州灵犀微光深耕光波导技术十年,其二维阵列光波导方案为 “天鹰” AR 眼镜提供了关键显示支撑,技术优势体现在光学设计、产品形态与产业化能力三大方面。
灵犀微光的二维阵列光波导基于几何全反射原理传导光线,相比衍射光波导,彻底解决了彩虹色散问题,正面漏光率低于 2%,既保障隐私性又提升显示纯净度。其旗舰产品 L2-S30 视场角可达 40 度,色域覆盖超 95%,调制传递函数(MTF)在 20PPD 高空间频率下仍优于 0.4,细节分辨能力突出。
在形态设计上,灵犀微光的光波导片厚度控制在 0.8-1.2mm,单镜片重量不足 4g,正面视觉近乎无纹,透光率高达 92%,接近普通近视镜片的佩戴体验。通过分子键合工艺替代传统光学胶水贴合,产品解决了 AR 设备 “科技感过重、不适合日常佩戴” 的痛点,且支持与麦克风、传感器、小型电池的紧凑集成,可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另外,灵犀微光还提出 “消费级 AR L1-L4 四级发展体系”,明确阵列光波导是 L2 阶段(智能助理级)的最佳选择、L3 阶段(AR 协同级)的唯一选择。公司已建成无锡 + 杭州约 10000㎡生产基地,拥有千级洁净室、自研工序 30 余项,搭建起 10 万级规模化产线,通过核心材料自配、设备自研、工艺自创的全栈布局,实现光波导模组的稳定量产。